凹凸精品视频分类视频,日本高清A片视频在,亚洲高清无码簧片,欧美成人h版整片

政治建會 團結立會 服務興會 改革強會
English|長者模式退出長者模式
首頁
首頁>非公綜述>民企風采

平遙煤化:久久為功筑牢共富基石

發布時間:2025-02-06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
  這是一家從煤化工“黑色”產業鏈生長起來的多元化大型企業。不僅在傳統煤炭產業上深耕細作,更在多個非煤領域大膽探索、多點開花。在新材料領域,新型光學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在新能源領域,天然氣營運等項目的成功布局,為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文化旅游領域,推光漆器與非遺黃酒等項目的開發,不僅傳承了山西的傳統工藝與文化,更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也是一家1958年成立,有著67年歷史的“長壽”企業。前身為一家年產9萬噸的粗放型國有老礦,2002年成功完成改制,不僅沒有讓一名職工下崗,而且創造性地實行了全員參股制改革,極大提高了職工積極性,讓企業扭虧為盈、起死回生。如今,許多職工兩代人甚至三代人都在這里工作,共享企業發展帶來的幸福生活……
  這就是平遙煤化集團。它不僅“葉茂”,在多個領域都取得顯著成就;而且“根深”,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制度保障。多年來,平遙煤化集團不僅實現了自身的華麗轉身,也為其他傳統資源型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歷史上,晉商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就是“頂身股”。平遙煤化集團在改制過程中,也摸索出了獨具特色的全員參股制度,職工親切地稱其為“公有制”——以現代企業制度與晉商“頂身股”的精神內核遙相輝映。
  “誠實守信是歷代平遙人自覺遵守的準則,家人常常教導我‘吃虧人常在世’,不要占別人的便宜。”平遙煤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興銀用質樸的話語表達了自己的信念。而平遙煤化集團總經理郭倫銘在談及父親的影響時如是說:“這么多年來,從父親身上我學到的最深刻的東西,就是學會感恩,做人、做事、待人都要真誠。”
  為了踐行“職工安居樂業,企業繁榮昌盛,創造報效社會”的使命和“建設幸福家庭、打造昌盛企業、實現共同富裕”的愿景,郭興銀與郭倫銘兩代人,憑借晉商的樸實與厚道不懈奮斗,運用晉商的智慧與勇氣開拓創新。
  “職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2024年8月,平遙煤化集團召開了一場光榮奮斗三十年表彰暨奮發啟航新征程動員會。會上,對1994年9月30日平遙一礦在冊職工且現在仍正常在崗工作的優秀職工進行了表彰獎勵,一共96人。
  其中一位受表彰的職工激動地說道:“我奮斗了一輩子,企業也養育了我和我的家人一輩子。從最初的手挖肩扛到如今的智能化機械化采掘;從破舊的窯洞平房到好幾套的樓房小院;從步行、自行車到摩托、小汽車;如今我的兒子也進入了公司。企業發展帶給我們的是安居樂業、是幸福家庭。”
  1994年,正是郭興銀開始擔任平遙煤化集團前身——平遙一礦礦長時。當時的平遙一礦,資源面臨枯竭,產量停滯不增,有在職職工500多人,退休職工400多人,虧損嚴重,工人工資欠發。從一線工人出身的郭興銀沒有怨言,沒有氣餒,勇敢地接過了擔子。上任第一年就一舉摘掉企業虧損帽子,采煤量同比增長44%,實現利稅同比增長1.6倍,不僅還清了企業外債,而且補發了拖欠職工的工資。
  2002年,國內煤炭行情陷入低谷,順應國家“三改一加強”的政策,平遙煤化集團開始改制。改制,對于企業來說,某種程度上就是生死抉擇,對于曾經捧著鐵飯碗的職工,更是進與退的兩難選擇。該怎么辦?“大家的想法都很淳樸,大家都是為了正式職工的身份,才來礦上上班的。怎么能一走了之?”郭興銀作出了決斷,工人一個也不能下崗!
  當郭興銀把公司改制方案報到主管部門那里,引起了別人的不解驚呼:“你這是平均主義!”原來,他提出的股權結構是董事長占14%,公司管理層占36%,職工占50%,完全不符合當時“經營者持大股”的導向。郭興銀卻解釋道,第一,他個人沒那么多錢,加上當年政府的獎勵才勉強湊齊夠買14%的股份;第二,這么多職工,改革不能讓他們吃虧。
  關于改制的原則,郭興銀提出三個“有利于”: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利于職工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對國家多做貢獻。以這三個“有利于”為指導,他堅持了自己的分配方案。就這樣,平遙煤化完成了改制,全體職工下崗,然后所有職工入股,買斷企業資產,郭興銀成為只占14%股份的“弱勢”董事長。
  然而,全員持股并不代表吃大鍋飯,郭興銀深知,“發展才是硬道理”。“企業發展了,不能只有經營者得利。企業發展得好,大家的生計和就業得到解決,為國家創造了稅收,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個人利益就全都有了。”平遙煤化集團用實實在在的企業股權分配,賦予企業職工主人翁的身份與地位,調動了全體職工的積極性,改制之后,如同涅槃的鳳凰,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職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職工把自己的命運押在了企業身上,越是困難企業越要用感恩的心對職工負責。”平遙煤化與職工成了緊密相連的命運共同體,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許多企業紛紛裁員,平遙煤化卻反其道而行之。當年年底,郭興銀在職工代表大會上鄭重承諾“寧肯企業虧損,也絕不讓職工下崗”,這句莊嚴承諾至今未曾改變。
  “發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是主基調,發展才是硬道理。”談到企業發展的秘訣,郭興銀字字懇切。他以對煤炭行業的深刻理解與前瞻戰略,引領全體員工積極應對挑戰,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科技創新,推動企業向多元化、現代化轉型。
  伴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和受煤炭能源不可再生性的產業特點影響,清潔生產、轉型發展成為平遙煤化所必須面對的問題。郭興銀前瞻性地提出了平遙煤化的發展路徑——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環境保護、以轉型發展促企業跨越。
  轉型發展,不是推倒重來。煤炭產業仍是平遙煤化的主要支撐點和市場競爭的突圍點,要立足于此,并延伸、超越,實現循環發展。2002年,郭興銀規劃建設了一個集煤炭洗選、煉焦、化產品回收、三廢利用、新型建材、煤氣發電為一體的煤焦循環工業區,奠定了煤化集團經濟支撐點,“煤-焦-化-電-建材”的循環經濟發展思路逐步成熟。
  此后,平遙煤化在郭興銀的掌舵領航下,更是力推在創新中拓寬發展空間,延伸發展領域,堅持走集團化、規模化、多元化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企業產業升級轉型的步伐日益加快。相關化工產品進行全鏈條配套,逐漸形成了山西省一流的煤焦循環經濟產業集群,使“三廢”“吃干榨盡”,實現了許多“從0到1”的突破。
  2022年,總投資約40億的平遙煤化集團新建的194萬噸/年6.25米搗固型焦化升級改造項目動工。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成熟、最環保、最智能的6.25米搗固型焦爐,并建設了焦爐加罩和大棚除塵系統,徹底解決了焦爐生產過程中的無組織排放問題。該項目也是國內首座采用SCP機的搗固焦爐封閉工程,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根據棚內CO、溫度、出爐作業位置等因素,自動打開閥板,抽吸煙氣,自動分配煙氣流量,實現了污染治理和節能降耗并重。
  “我認定的事情要么不干,要么就做到最好,必須瞄準國際一流水平,大家一起爭取。”談到煤炭產業的轉型升級思路,郭興銀說。作為平遙煤化著力打造的山西省焦化標桿示范項目,郭興銀為其定位“五個一流”,即“設計一流、工藝一流、裝備一流、管理一流、環保一流”,要求工程師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平遙煤化集團始終堅持安全、綠色、低碳、智能的發展理念,從設計到建設,在工藝先進性、裝備智能化、管理數字化、生產潔凈化、工廠綠色化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目前,一期項目工程已完成建設并投入生產,6.25米搗固型焦爐正式替代關停的4.3米焦爐,開啟了平遙煤化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2500噸、二氧化硫2400噸、氮氧化物735噸;同時,項目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新增產值58億元,實現利稅超15億元;可解決5萬余戶500萬平方米的居民冬季集中供熱。
  “轉”出一片新天地
  超前布局循環經濟,顯示出郭興銀超前的思維方式與勇于創新的精神,“資源有限,創造無限”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2009年,郭倫銘學成歸來,同父親站在同一戰壕,并扛起新的責任,探索“創造無限”的發展新局。
  “煤炭資源終有枯竭之時,那么,如何在資源耗盡后依然保持企業的繁榮與發展?”這或許是所有傳統產業企業都需面對的深刻命題。郭氏父子給出的答案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創新,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力求在行業發展的浪潮中搶占先機——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擺脫“路徑依賴”,走出“資源陷阱”。
  郭倫銘經過多方考察和論證,選定了采用日本、韓國激光刻蝕工藝生產激光導光板的宇皓新型光學材料項目和采用臺灣龍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國際領先造紙工藝、以煤矸石粉為主要原料的宇皓環保石頭造紙項目。
  2012年6月,山西宇皓新型光學材料有限公司成立,這是平遙煤化集團創新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該項目也是山西省2012年度轉型發展的標桿項目。
  “剛開始跑光學材料項目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山西人還可以干這個,尤其是挖煤的能干這個。”郭倫銘表示,但是平遙煤化以出色的創新能力與產品質量面對質疑,以誠實守信贏得了客戶的尊重。目前,宇皓新型光學材料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光學級激光導光板生產基地,產品銷往國內各省及東南亞、歐美等國外市場,其工藝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空白。
  傳統的造紙原料大多選用木材、秸稈等生物質材料,石頭造紙徹底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石頭造紙”實際上是以碳酸鈣石、煤矸石粉為主要原料,與傳統木漿造紙工藝相比,生產不需要水,不消耗林木資源,具有耐撕、耐折、耐油、防水、防霉、化學無毒、可接觸食品等優點。2014年,石頭紙項目在平遙煤化投產,這是平遙煤化產業轉型的又一個里程碑。
  本著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平遙推光漆髹飾技藝的宗旨,平遙煤化集團成功打造集博物館、漆樹種植生態園、傳統手工制作基地、漆藝文化展示基地等于一體的推光漆器文化產業創意園。十余年來,創意園吸納國家級大師、省級大師、專業設計制作人員186名,為平遙旅游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文化元素。
  一項項新產業成為平遙煤化新的“護城河”。2015年,受經濟增速放緩及煤炭產能過剩影響,全國90家大型煤炭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但得益于發展轉型產業的“早布局”,平遙煤化在此特殊時期,依然保持了穩步發展的態勢。
  如今,平遙煤化集團的非煤產業全部盈利,新產業達到20個。2024年上半年,新材料產業產值同比增加了20%;光學材料在全國布局,在重慶、合肥、煙臺、惠州等地都建立了生產基地,行業領先。
  優良傳統不能丟
  生于平遙,長于平遙,成于平遙,平遙煤化深深扎根于底蘊深厚的沃土。郭興銀從一名普通一線工人走到今天,從挽救國營老礦的虧損命運,到實現改制“續命”、創造新生機,再到順利轉型迭代新產業升級,他始終心懷感恩與仁愛反哺社會,帶領全體職工創造培育出新時代的“煤化精神”。
  作為“礦三代”,郭倫銘不僅是在煤礦里長大的,同樣也是從企業基層開始,經過一步步扎實歷練,成長到總經理的位置。對父輩艱辛創業的歷程,郭倫銘感觸很深,他說:“父親時常說,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沒有今天的平遙煤化集團。我們年輕一代要時刻聽黨話、跟黨走,必須傳承與發揚企業家精神,富而思源、富而思進。”
  對企業負責、對職工負責,是郭興銀、郭倫銘父子兩代人的責任與使命。郭興銀常說,平遙煤化發展到今天,不是靠企業家,而是靠全體職工,因此,企業應該與全體職工同舟共濟,維護好職工的切身利益,共同克服困難與應對挑戰。如果大家全都心往一處想,擰成一股繩,就會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產生出不可估量的能量。
  “建設幸福家庭、打造昌盛企業、實現共同富裕”,這18個字,是由郭興銀定下的企業發展愿景,至今仍是平遙煤化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多年來,平遙煤化新建福利性保障住房,積極解決員工住房問題。每年開展困難員工幫扶和退休職工慰問活動,并為員工子女、家屬提供千余個就業崗位,切實證明了只有職工幸福了,企業才能發展好。
  平遙煤化還每年堅持為村鎮學校捐資捐物,堅持數年開展對“三老”人員的生活資助,開展對困難戶暖冬行動,堅持扶貧造血、產業助農等行動……這些年,平遙煤化連續18年在平遙縣納稅第一,在愛心助學、扶貧濟困、賑災救災、攜手慈善、安置社會就業等方面累計捐款5億多元,體現了一家有責任感的民營企業對社會、對人民的深厚情感。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依靠有知識的下一代,將企業發展好是年輕一代的使命。但是,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千萬不能丟。”郭興銀用樸實的語言表示。這番話不僅是對企業發展的期望,更是對晉商精神傳承的深刻理解和堅守。
  從誠實守信的經營之本,到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再到回饋社會的責任擔當,有一種精神力量猶如綿延不絕的河流,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平遙煤化人接續奮斗,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創業傳奇。

郵編:100035

地址:中國 北京西城區德勝門西大街70號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805609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10346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