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心就是用科技報效祖國”——訪黨的二十大代表,貴州東方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勝
“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企業家,我聽后倍感振奮,備受鼓舞。”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代表,貴州東方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勝在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作報告,深刻感受到黨領導全國人民邁向新征程的強勁脈動。
李勝畢業于成都科技大學,與大多數理工男一樣,對電子產品興趣濃厚,上世紀90年代,連同其他伙伴一起發明了“通用智能監控裝置”。由于長期從事水利行業工作,他想到將水利水電行業與電子信息技術深度融合。2000年,李勝以技術入股方式與原工作單位共同成立了國有控股企業——貴州東方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擔任總經理。2005年,公司從國有控股改制為民營企業,李勝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公司成立之初就組建了研發團隊,初衷是創建一個可監測全國汛情旱情的預警平臺。然而,研發工作的難度超乎想象。”李勝說,“那時候貴州還沒有大數據,互聯網都才起步,想要獲得一些數據進行研究太難了。”多方籌集資金,四處招攬人才,碰壁與失敗成了李勝創業之初的常態。
盡管如此,李勝依然相信,只要肯鉆研,沒有什么夢想不能實現。為此,他時常通宵達旦寫程序,還到處收集全球地形地貌數據,甚至讓國外的朋友幫忙郵寄資料。
這樣的路,李勝一走就是14年。2014年9月,李勝帶領公司研發的“東方祥云”平臺,在“云上貴州”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期間,從全球8615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大賽最高獎——“云端大獎”。從此公司業務邁上一個新臺階,服務范圍逐漸從貴州走向全國。
“東方祥云”系列產品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主動預警:完成汛情監測預警“一張圖”全覆蓋,2分20秒即能實現全國670余萬計算斷面72小時洪水預報,成為自主可控的全國產化洪水預報系統,為國家開展防汛搶險救災工作贏得寶貴時間。
“預警信息早發出一分鐘、多傳播一個人,對挽救生命有無法估量的意義。”李勝介紹,“東方祥云”能將中小流域山洪提前1至4小時預警,大幅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2018年,“東方祥云”助力貴州省成功應對6·19大洪水等11次暴雨洪水侵襲,幫助提前轉移群眾1.63萬人;今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部門利用“東方祥云”共發送預警信息28萬條,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歷史性極端暴雨下的山洪災害零死亡。
20多年來,李勝始終沒有停止研發的步伐,帶領公司不斷鉆研,尋求各種技術突破。“每年公司研發指標都是最先下達的一項政策,具體到每一個小目標,如精確度必須提高多少、某項速度要提高多少等。”李勝介紹,對于達到研發目標的人,公司都會按照相應標準進行獎勵,激勵員工們靜心埋頭苦干。
在李勝看來,民營科技企業只有把企業的發展目標和國家的需要深度融合,以需求為導向進行技術研發,追求“十年磨一劍”,才能行穩致遠,發揮作用。憑著潛心研究的工匠精神,東方世紀研發“東方祥云”不斷加以升級,從1.0版本升級到現在的2.0版本。防汛抗旱監測預警系統,讓洪水預警報出率從80%上升到85%以上;突破全國洪水預警小時級別,達到每15分鐘預警一次;同時,集氣象、水旱災害監測預警為一體,實現無資料地區的災情預報。
2021年6月,李勝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成為當年貴州省唯一一個非公企業黨員代表。今年4月,李勝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作為一名黨員,我的初心就是進行科技創新,報效祖國。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上,我將努力為防汛減災、洪水預警預報及智慧水利、智慧應急作出更多的貢獻。”李勝說。
-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2022-10-16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