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創始人、董事長陳德強:用數據之力解碼民營經濟新圖景
“胸懷報國志 奮斗正當時”講述民營企業家奮斗故事,展現廣大民營經濟人士不負囑托,增強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責任感、使命感,將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貫徹落實到企業發展戰略和具體行動,以時不我待、愛拼會贏的精氣神,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銳意進取、拼搏出彩,厚植家國情懷,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專心謀發展,昂揚向前進。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上充斥著海量信息,其中不少真假難辨。對于企業來說,有途徑能夠了解合作伙伴真實的工商資質、司法風險等信息尤為重要。
在這種需求下,企查查應運而生,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我國征信行業的龍頭企業,為億級用戶提供商業信息服務。如今,打開企查查App,了解合作伙伴情況,已成為不少企業的習慣。
企查查創始人、董事長陳德強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民營經濟注入強大信心,企查查將始終以數據為引擎,助力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信息不對稱難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精準‘導航’。”
“本想只是方便自己找場地,卻慢慢發現身邊一些做生意的朋友很喜歡用”
企查查成立于2014年,是首個將企業信息進行規模化搜集并通過移動端進行普惠式分發的平臺。回顧企查查的成長史,正是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史。
故事的開始源于一群愛打球的年輕人,為了方便找場地打球,2014年3月,陳德強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做了一個公眾號查詢工具,輸入場館名稱,就能查到其在工商部門的注冊信息。
現任企查查董事長的陳德強對創業故事記憶猶新,“本想只是方便自己找場地,卻慢慢發現身邊一些做生意的朋友很喜歡用。他們發現,這個工具不僅能查詢體育場館的真正老板,還能用來查詢合作公司的風險信息。”
2014年,正值我國實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節點,工商系統數據都接入了當時的工商總局,建立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這給了陳德強極大的啟發,在政府的支持和朋友的鼓勵之下,陳德強毅然決定切入商業大數據賽道。在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文昌院的一間辦公室里,陳德強和他的朋友們把此前的公眾號更名為“企查查”,由此開啟了普惠性數據產品的創業征程。
誰也沒有想到,當初的一個小小公眾號,后來竟成了企業信用信息查詢賽道的領跑者。
“打開企查查,即可輕松查詢任意企業在股東信息、司法風險等300多個維度的真實信息”
在創立之初,國內互聯網平臺模式的企業征信類產品尚屬空白。這對企查查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數據收集和整理是企查查成立之初面臨的首個挑戰。要將海量的、分散在各個角落的企業信息進行整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術資源。而當時的市場環境對于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的認知度還比較低,如何讓用戶接受并認可這個全新的服務,也是擺在企查查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陳德強及其團隊并未因困難而退縮。他們不斷優化數據采集和清洗技術,先后研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采集、數據質量監控、數據自動修正、自然人人名消歧、知識關聯圖譜等核心技術專利,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市場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的價值。
不斷努力下企查查逐漸嶄露頭角。2018年,企查查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企業信用風險評價工作,這使得企查查在行業內知名度大幅提升。2019年,企查查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企業信用APP示范推廣項目,完成多輪融資。2021—2024年,連續多年入選中國互聯網百強,并研發出業內首款商查大模型“知彼阿爾法”。2024年,“一站式企業信用信息大數據服務平臺”被評為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項目。
目前,企查查已實現對國內國際超過5.8億家經營主體的覆蓋,擁有上億注冊用戶。平臺的眾多細分功能在商業合作、供應鏈管理、產業鏈招商等眾多場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用戶只需打開企查查平臺,即可輕松查詢任意一條產業鏈上下游內所有企業在規模大小、科創實力、知識產權、股東信息、司法風險、輿情動態等300多個維度的真實信息。”陳德強說。
“數據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奢侈品’,而應該成為更多人的‘必需品’”
企查查的成功,離不開其對用戶體驗的重視,和對產品品質的追求。正如陳德強所說,“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堅持用戶優先、產品優先,而不是收入優先。”
經過十余年積累,企查查建立了商業大數據的龐大網絡。基于海量動態產業數據,研發出“產業鏈查詢”功能,推出一系列數字化模型產品,如“準入風險排查”“交叉重疊排除”“黑名單排查”“供應商巡檢”“歷史投標分析”等。能夠幫助經營主體更深入地了解自身所處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情況,尋找潛在的合作伙伴和商機,優化自身供應鏈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真正實現“投資有依據、發展有方向”。
企查查構建了數據開放平臺。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服務于眾多企事業單位,累計數據調用量突破千億次。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數據要素獲取提供API、SDK、聯合建模等服務。目前,企查查已積累超億級用戶群體,使用企查查等平臺了解合作伙伴、開拓商機、監控企業風險等,這已經成為企業主、商務銷售、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法務等工作人員的辦公習慣。
與此同時,企查查還成立了大數據研究院,打造普惠性數據智庫。依托企查查全球動態商業數據,研究院長期專注于國內外企業投資動向研究、新興產業發展跟蹤、城市新經濟布局剖析,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把脈宏觀經濟現狀、觀察行業趨勢、360度解構企業特質,解讀與思考經濟發展趨勢。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千余篇熱點行業數據分析內容,涵蓋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半導體、生物醫療等眾多領域,為產業發展提供普惠性數據報告,助力產業決策優化,引導產業升級。
在陳德強看來,“數據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奢侈品’,而應該成為更多人的‘必需品’”。因此,企查查在發布智庫報告時,始終堅持免費、開放、共享的原則,讓更多的人能夠獲取到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同時,積極與行業協會、高校等機構合作,通過搭建數據平臺、舉辦沙龍活動等方式,促進數據要素資源的交流和整合,為更多實體經濟提供普惠的數據服務。
“深入挖掘數據價值,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精準、全面的數據支持”
在數字化時代,充分釋放企業數據資源價值,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尤為重要。
2024年12月,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資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明確支持企業依法依規對其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進行開發利用、流通交易,保護其經營收益等合法權益,營造開放透明可預期的數據要素流通發展環境。
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企查查作為商業大數據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或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陳德強表示,“未來,企查查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不斷完善和優化自身的功能和服務,深入挖掘數據價值,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精準、全面的數據支持。”
“未來,企查查將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的投入,不斷提升數據處理能力和分析水平,推出更多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產品和功能,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將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加強與各行業的深度合作,尤其是與民營企業的合作,深入了解民營企業的發展需求和痛點,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助力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陳德強說。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