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精品视频分类视频,日本高清A片视频在,亚洲高清无码簧片,欧美成人h版整片

政治建會 團結立會 服務興會 改革強會
English|長者模式退出長者模式
首頁
首頁>全聯工作>參政議政

商振華: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構建國企民企協同發展良好生態

發布時間:2024-06-14 信息來源:研究室 字號:【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在“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的指引下,我國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互補互促、攜手共進,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國有企業通過深化改革,加快做強做優做大,撐起了國民經濟脊梁。2023年,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資產總額比2012年底增長3.4倍,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較2012年翻了近一番,在戰略性關鍵性領域形成了一批領軍企業,有效發揮了戰略支撐作用。民營企業通過參與市場競爭,已經成長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截至2023年底,我國民企數量超過5300萬戶,較2012年底增加了將近4倍,對國家的稅收貢獻接近60%,提供了8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經濟500強企業中占比超過80%,在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中占比均超過九成,是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事實充分證明,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回顧過去,正是在“兩個毫不動搖”的大政方針下,國企和民企深化合作、取長補短,形成了互利共贏、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大鮮明特點和顯著優勢,極大地調動了各類所有制經濟的積極性,使一切促進生產力發展、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開創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新征程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迫切需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在繼續深化國企改革、持續優化民企發展環境的過程中,以更加創新的舉措、更加務實的行動,鞏固和拓展國企民企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相互成就的良好生態,不斷夯實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盤和根基,不斷激發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加強創新協同,共同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時代國企和民企共同的使命擔當。國企資本雄厚、人才富集,資源整合能力強,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發揮著大國重器、強國基石的作用。民企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經營機制更加靈活,求新求變意識更強,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方面具備顯著優勢。以人工智能領域為例,我國2023人工智能100強企業中超過80%是民企,其中前十強企業均為民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創新30強榜單中,民企占比超過90%。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國企民企各有所長、互補性強,通過深化合作、協同創新,完全可以更好發揮比較優勢,實現1+1>2的效果。要通過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方式,支持國企和民企聯手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共同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助力解決“卡脖子”問題;要加強創新資源共享,推動國企積極向民企開放研發設備、試驗場地、應用場景等,加強國企和民企創新成果的雙向推廣應用,更好促進新技術加快迭代升級。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一大批新興領域民營科技企業的迅速成長壯大,也離不開國資的積極支持。正在崛起的民營新能源車企、集成電路企業和半導體設備制造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往往都有國資的領投、跟投、直投。要總結好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推動國資持續加大對創新型、科技型民企的支持,讓金融之活水澆灌科創之鮮花。
  深化產業協作,共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長期以來,國企和民企結合各自優勢和定位,形成了分工合作、互補發展的產業格局,為我國建成全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國企通過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既更好發揮了基礎性支撐和戰略性引領作用,也為廣大民企發展釋放了巨大空間。民企則遍布產業鏈各環節,在許多細分領域凸顯專業優勢,有力支撐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整體提升。民企還是新產業、新業態的試驗田。2023年,我國“四新經濟”民企超2500萬戶,成為數字經濟、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最主要的經營主體。總的來看,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進程中,國企民企能夠在錯位布局、分工協作中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要通過供需對接、項目共建、渠道共用等方式,形成產業鏈優勢互補、創新鏈合理分工、價值鏈共建共享的發展格局。要加強國企民企在新領域新賽道的合作,更好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合力抱團出海,共同助推高水平對外開放。高水平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開拓國際市場,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更大程度參與國際競爭,是大勢所趨。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國企和民企通過積極“走出去”,有力拓展了發展空間,提升了我國經濟的全球競爭力。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國企在基礎設施、電力電信、工程裝備等領域已經形成了強大競爭力,具有明顯的產能、技術與經驗優勢;民企除了在“小而美”的制造領域持續鞏固傳統優勢外,在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的優勢也在不斷增強,是我國“新三樣”出口的絕對主力。當下,應對一些西方國家推行逆全球化帶來的新挑戰,我們要著眼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探索“走出去”新模式,發揮國企的資源整合優勢、資金優勢,用好民企的體制機制靈活優勢,通過橫向組團、縱向共鏈、資本合作等方式,推動國企民企聯合出海,增強海外產業鏈的完整性和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話語權。
  促進國企民企深化合作、協同發展,既需要明方向、見行動,也離不開完備的制度支撐。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以出臺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為契機,從制度上和法律上落實好對國企和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切實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健全產權保護制度是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權保護嚴格,才能更好明確合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發展格局的同時,有效維護各自的合法權益,消除雙方合作時的顧慮。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是合作共贏的重要前提。要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著力整治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有效破除在市場準入、項目招投標等方面對民企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間順暢合作的重要保障。國企要深度轉換經營機制,加快提升市場化經營水平,民企要著力解決合規程度不高的問題,加快提升規范化治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合作建立在現代治理和市場規則的共識基礎上,實現長遠共贏。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國企民企并蒂生長、比翼齊飛,中國經濟就一定能飛得更高、跑得更快。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國企民企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協同發展,必將更好發揮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獨特優勢,引領中國經濟創造出更多更大的奇跡。
相關鏈接

郵編:100035

地址:中國 北京西城區德勝門西大街70號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805609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10346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