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演講: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轉型升級
鄧迪,并購公會常務理事、太一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第二任理事長
演講內容選編:
今天這個主題是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轉型升級,現在處在困境之中的是中小民營企業,我們怎樣為中小民營企業找到一條發展和創新的道路,這是我們在互聯網2.0時代所要思考的。區塊鏈為全球經濟帶來一個重大的變革,而這個變革和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最新科技一樣,逐漸在走到我們身邊來?,F在國務院也下發了文件,鼓勵將區塊鏈應用于商品交易市場,未來我們會看到區塊鏈世界中間將不會只有數字貨幣。
區塊鏈有最核心幾個優勢,尤其在存證不可篡改、行為可以追溯、數據互聯互通、隱私安全保護這幾個方面較為突出。區塊鏈能夠在信用社會當中扮演哪些角色?主要體現在知識產權的信用、交易的信用、財務信用、評價信用、質量信用、生態信用等方面。
首先就是質量信用。區塊鏈在食品、藥品各種工業品溯源方面能夠起到一個追溯和確權的作用,真正讓有良心企業、有質量企業脫穎而出,讓造假那些人能夠受到懲罰,這是區塊鏈天然作用。
第二是財務信用。運用區塊鏈技術之后可以大大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和財務確權速度,降低盡調成本。像新興經濟、網紅經濟等,運用區塊鏈后所有交易都可以確權、交稅,從而產生非常大的價值,提高財務信用可能性。
第三個,知識產權信用。一些企業在制造出新產品的時候,很快會被同行抄襲模仿,創新并不能得到足夠的獎勵激勵,導致中小企業很難成長起來。未來,我們能夠將區塊鏈運用到知識產權快速確權里。
第四個,在交易信用方面。交易也是在區塊鏈應用中可以找到的一個場景,所有的商業行為都是基于交易、合約進行的。運用區塊鏈技術,我們就可以將很多交易元素讓它在鏈上進行登記,然后讓它說清楚這個交易到底是怎么來的。
另外在交易過程當中,特別是像無形資產交易、大數據交易、版權交易更需要區塊鏈的技術,通過區塊鏈講清楚交易來龍去脈,然后讓監管部門能夠放心。所以其實監管就是生產力,如果能夠有好的監管科技,很多企業就能健康發展和成長起來。
另外一點在評價信用領域,可以大大減少社會成本,同時可以讓很多服務機構能夠更好開展它的業務,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整個市場讓大家放心、公平。
還有一點,也是對社會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怎么樣獎勵生態信用?我們可以知道對農村土地、農田、林地、水域做的確權都是非常簡單和初級的,都是按照面積進行確權,這個田大概有多大它就值多少錢,這個水域有多大就值多少錢。
區塊鏈在未來發展中有非常多用武之地,但是區塊鏈產業互聯網如果要打通所有關節,最后發現一定還要從政府或者公共服務接口入手,我們只有打通了確權核心部位,不管土地確權也好,還是數字身份也好,還是版權登記也好,還是司法種種的流程、公證、仲裁等等程序也好,真正區塊鏈進入到社會治理中間,進入到產業整合中間,才有它的未來成長空間。有了這個基礎鏈之后,我們可以建立起行業鏈的生態,再去打通各個行業,然后基礎鏈和行業鏈可以互為輔佐。
在區塊鏈未來發展中,我們也期待區塊鏈能夠實現傳統產業和新興科技產業的合作,甚至是一個融合。我相信區塊鏈是一種天然的黏合劑,它能夠將傳統行業的優勢結合,將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地方數字化、信息化,然后區塊鏈化,這樣就能夠更好的分配和平衡社會資源,創建一個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社會分配體系,這個我們可以在區塊鏈頂層做設計,實現數字社會、和諧社會更好的目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