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演講:民族復興帶來的人才發展新機遇
王通訊,國家中長期人才規劃專家顧問、國家教育咨詢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碰到過一個高人。這個高人說,應該怎樣生活、怎樣學習,才能有所作為呢?我一聽很高興,人生在世不能白白來一趟,您跟我講這個,應該很高興。他說,有三句話:第一句,經常問一問“今夕是何年?”;第二句,還要問一問“我是什么人?”;第三句,還要問一問“我該干什么”。
我認為這位高人講的這三句話很重要,為什么?因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碰到一個背景,就是時代背景,時代背景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時代,不認識時代,不能正確回答時代的問題,你是不行的。
現在我們是大數據時代,是互聯網時代,必須學會大數據思維。大數據思維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一切皆可連;第二個特點,一切皆可測;第三個特點,一切皆可試。這么好一個時代被我們碰到上了,我們就要有所認識,有所作為。怎么作為?重視互聯網。互聯網是什么意思?它要求我們互聯互通,互幫互惠。所以說生活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時代,要認真研究一下我該干什么,大家應時刻提醒自己。根據這么一個思路,我們要思考應該干什么?機遇在哪里?我們可以看看歷史,看看科技發展的趨勢,識潮流者為俊杰。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講幾個有關人才工作創新的機遇,它們分別是:人才發展的一體化機遇,人才發展的生態化機遇,人才發展的數字化機遇。我認為這三大機遇在等待著我們。
一、人才發展一體化新機遇
一體化這個概念很多人理解不到位,剛開始我也不懂是怎么回事情。后來看到一些解釋,漢語辭典的解釋,乃至于生物學的解釋。漢語辭典說,各自獨立的個體組成一個緊密銜接的、相互配合的整體就是一體化。這個概念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是怎么回事情,不能理解它。后來看到生物學有一個解釋,它說,“通過部分的結合,出現全新的性質”。這個解釋使我一下子明白了。本來不是同一個整體,同一個個體,你是你,我是我,我們雙方通過部分的結合,可能產生全新的性質。我還想到了河北農民種大棗。這是一棵黑棗樹,本身是結黑棗的,但是通過嫁接一個枝條,結上了大紅棗。這就是通過部分的結合,產生了全新的性質。這是個不得了的事情啊。現在我們搞一體化,就是通過部分的結合,產生全新的性質,并不是完全結合的。
如果把這個東西搞清楚了,就可以想到一些問題。在世界上區域性的最好結合是什么?從人類歷史上來講,是歐盟。那么多的國家,他們不是把全部的權力、全部的條件拿來結合,而是拿出一部分來,形成一個整體,形成歐盟。所以歐盟是全世界區域一體化最好的典型。而我們國內,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正在搞一體化,其它地方有的也在搞,你想到沒想到這是一個發展機遇呢?很多人沒想到。
歐盟不是一天形成的,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首先1957年出現了德法的煤鋼聯盟,后面又出現關稅聯盟,歐元,里斯本條約,最后到歐盟。
京津冀一體化正在推進,推進過程中人才一體化必然出現,但是據我了解有不少問題,什么問題?三個地方產業結構雷同;基礎設施不協調,比方斷頭路;地方保護主義。這三點加在一起,構成前進的障礙。
區域一體化能夠出新成果嗎?如果研究一下歐盟的發展過程,應該受到啟示。首先,在歐盟的領導層思想是超前的,是先行的。比如歐洲的思想家早在一二百年強就想到歐洲應該用一個聲音說話,團結起來力量大。但是我們京津冀沒有想到這一點,是上級領導給我們點出來的。思想不先行,一體化就難辦。歐盟是領導先行,思想家先行,國家領導人先行。所以要想發展人才一體化,首先領導思想要首先跟上去。
第二,歐盟的一化是從經濟開始的。德國和法國的煤鋼聯盟是最早的一體化,慢慢再發展別的一體化,但是我們京津冀呢?開個大會,簽一個協議,這比較好辦。但是會開完之后怎么搞?我認為應該經濟入手,搞經濟一體化,如果沒有經濟一化,人才一體化怎么推動?經濟一體化入手?可以合辦公司嗎?可以成立股份公司,都是辦法。
第三,領導者要有風格風度。歐共體內部差別很大,比如經濟發展水平,GDP,歐盟內部水平高的比水平低的國家工資相差10倍,比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人工工資就比較低,德國、法國就比較高。這就讓我們想到一點,發達區域能不能幫助不發達區域?如果沒有這種思想,沒有這種想法,搞一體化很難。歐盟內部富國是要為窮國發補貼的。
第四,要認識一體化的障礙。有三大障礙:短見、歧視與關卡。什么叫做短見?只看眼前,不看長遠,“近視眼”。什么叫做歧視?你的職稱、你的文憑,我不承認。這么一來,一體化難以推進。當年,我們一些人跑到香港去了,香港當局就說了,大陸的畢業證我不承認。所以,有人跑到香港之后沒法工作,為什么?大陸的畢業證他它不承認。所以我們說歧視問題也是一個大障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卡,不同區域之間互相設關卡。你卡著我,我卡著你。當年同志們到歐洲旅行,遇到一個國界就得下來,停車,住宿,簽證,結果障礙重重,跑得很慢。后來歐洲一些國家搞了申根協議,打掉這些關卡,從一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不用辦手續,一天跑十幾個國家都可以。為什么這么快?把關卡打掉了?,F在我們政府正在打關卡。關卡是什么?就障礙。導致貨物流通緩慢,人員交往緩慢。
一體化有諸多好處。歐盟通過一體化得到三大好處。政治上出現一個巨型國家,能跟美國相抗衡。軍事上不通過打仗擴大版圖;三是人口上超過美國,GDP加起來也超過美國。因此我們說一體化好,一體化是我們今后的人才工作創新發展的一條思路。不僅要看到歐盟,還要想得更遠一點。
最近的上海在一體化方面有新的發展。究竟是什么?G60科技走廊。G是高速公路的意思,60是60號,從上海松江出發,一直到云南的昆明,就是G60的路線。上海有個區叫松江區,松江區過去沒有名聲的,最近非?;馃?,為什么?因為G60的始點是松江。松江領導就想到,能不能向外發展,聯絡了浙江、江蘇乃至于跑到安徽共9個城市,沿著高速公路發展,這也是一體化。面積連面積,地區連地區,河北連北京,北京連天津是因為地理相近,人家超越了這個思想。不是面積連面積,而是高速公路把一系列城市串了起來,這也是一體化的表現。很多人想不到這個一體化的方法。最近又發生變化了,又加走廊了。什么走廊?綠色走廊、高端智能制造走廊等等。長三角的創新非常啟發人,不要以為到今天我們已經無法創新了,人家松江就創新了。這個機遇是黨中央的政策給的。
有同志說,我是企業,我沒法一體化。一體化是什么?是城市對城市,是面積加面積,我是一個企業怎么搞一體化?習總書記講到美國有兩家企業,一個是英特爾,一個是微軟。這兩家公司一家生產視窗,一家生產芯片。商量好凡是買你的視窗,必須買我的芯片。我賣我的芯片,也要賣出你的視窗。兩家企業捆綁起來。這樣以來,同打虎,同剝皮,連通受益。你為什么想不到互聯呢?你為什么還不考慮互聯互通能夠發展自己呢,自己已經好的不得了?
我是西城區的顧問,西城區現在擁擠得不得了,來一個銀行,我也不要,因為西城區撐不下了。一個大銀行來也不要了,那怎么發展西城呢?得實行空間發展,得立體化,要講空間經濟,不能講平方公里經濟了。
從一體化思路來發展自己,就要聯合別人發展自己。聯合你少的,聯合你缺的,聯合別人的優勢。將他人的優勢和你的優勢結合起來很好。所以瞻望將來,人才一體化絕對是一條新的思路。
二、人才發展生態化新機遇
剛才李局長也講到,生態問題是新世紀的一個大問題。新世紀里生物學將大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生物學、生態學的東西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益的啟迪。
人才也有生態位。雞、鴨、大山鷹、小老鼠,每一種生物都有一個生態位,生態好發展好這是規律。
很多學者研究硅谷為什么是硅谷?是什么原因成就了硅谷?有學者認為,硅谷好就好在有個好生態。好生態是怎么回 事?再研究發現,原來這個地方存在一種“液態網絡”。網絡有三大類。一類是固態網絡,比如公路、鐵路,導線,這是固態的。還有一類是氣態網絡,第三類是液態網絡。液態網絡是什么?好像有,好像沒有,但它就是有。
比如說茶館、咖啡館,往往就是液態網絡的一種節點。咖啡館、茶館有什么價值? 咖啡館是人和人之間聯系的一個網絡節點。英國皇家學會不得了,牛頓在那里當了會長,這個學會里面最早的存在空間就是個咖啡館,劍橋大學旁邊的蒂利亞咖啡館。再之后,英國泰晤士河畔出了個勞埃德咖啡館,這個咖啡館后來變成保險業的萌生之地。網絡節點對創新極有好處,加強交流,加強協助,促進了創新。
企業家總有一個想法:怎樣讓自己的企業永續經營?谷歌的領導者佩奇經過研究發現,世界上真有一種東西可以不死,那就是海蜇。你不斷的刺激它,被刺激的地方不斷長出新的細胞,就可以不死。所以佩奇想如何讓我的企業不死?開始成立新的部門與下屬組織,使得這個公司底下還有別的公司。后來他們發現,實際上所謂的不死乃是精神財富的不死。一個企業要想不死,關鍵不是下面的某個子公司還活著,而是你要把你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傳承下去,這樣你的企業就能不死了。這是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也是幫助企業發展的要義。
三、人才發展數據化新機遇
當前,大數據創新非常紅火,希望各位要關注大數據在人力資源發展中的應用。
比方說找人,大數據找人,快的不得了。過去我們搞個代表團到美國到英國去找人,結果是合適的人不出來,出來的人不合適,但是既然去了也不能不把人招回來,可能花了不少錢,招的還不太合適?,F在有了大數據,還有必要到美國開大會、發傳單嗎?沒有必要,因為只要有了很好的大數據,就能在中國發現美國那個人姓什么叫什么,是做什么的,愿不愿意回來你也知道。大數據的方法能夠使我們快捷獲取所需的人才。不僅找人可以用大數據,評價人也可以用大數據,多維評價,比過去更準確。同樣,考核人也可以用大數據。
我給大家做個預報,考核放在年底的辦法將會過時。因為過去沒辦法。年底一考核,不行又如何,領導拿我無奈何??己瞬皇悄甑走M行,而將變成是即時反饋。因為大數據隨時隨地能夠給我們反饋,數據一秒鐘就連通了,永遠在線。所以我們的考核面臨著被顛覆,值得注意。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從美國回來跟我一起搞人才研究,在我的工作室發揮作用。他說,王老師你想做哪個地方的人才研究,就告訴我,我能很快做出那里的人才動態分布圖。我說,讓你加班不會太累嗎?他說可以。他說我會利用爬蟲技術,不用費我多少事,那爬蟲不分白天黑夜不斷地把各種數據搜集過來,我稍加整理就能夠寫出一份報告。爬蟲技術就是大數據的運用,智能化的發展。人不干活機器干,還干的得很好。所以將來的人才研究報告就完全可以利用這種新的技術來做。現在我們怎么做?先發個通知,讓各部門、各單位單位填表上報,之后匯總分析。大數據能夠把這些東西省略掉,那個爬蟲日夜辛勞不吃不喝還不發工資就給你弄好了。
未來大數據的發展會顛覆整個人才部門的工作方式。我看到一個消息,令人振奮。什么消息?新華社人事局已經可以通過大數據做人才工作。第一能告訴領導,明年將有哪個大學的大學生可能來到新華社。沒有發生事情也能知道,這叫大數據的預測功能。第二能夠告訴領導,明年如果要派記者到北非去,誰可能報名?這也是大數據預測出來的,未來一切可測。第三,當前新華社人才工作的短板在哪里?也可以馬上告訴你。像這樣的工作方式、這樣的工作方法我們其他單位的人事工作者能做嗎?不能做。因此我們說,現在的人才工作正面臨一場大的顛覆,大的變革,大的風暴,這是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化給我們帶來的。
如果大家把這當做機遇去應對,去準備,我們的人才工作就會有飛躍,升級,轉型。如果我們麻木不仁,熟視無睹,就會像總書記說的那樣,非常可能要貽誤時機,非??赡芪覀儠萑霊鹇员粍?。所以趁這次大會,我要呼吁一下廣大人才工作者、工商聯系統乃至于更多系統的同志們,要把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乃至更先進的機器人等等重視起來。是它們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一片新的光明。
我們大家應奮發圖強,一起努力,抓住機遇,有所作為。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