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演講: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
李志剛,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原巡視員、副局長
(演講摘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在去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思想,就是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這實際上就是今后三十年人才發展的戰略方向和定位。怎么樣來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人才是引領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從人才是第一資源到人才是戰略性資源是人才發展理念的戰略提升。人才作為戰略性資源對其他資源發揮根本性、決定性、全局性作用,其他資源只有在人才資源的支配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最有效地實現配置,產生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人才引領也是大國強盛的根本動因,世界現代化史上三次成功的追趕和英國長期保持創新大國地位都是人才引領的結果。人才也是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核心資源,總書記指出,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當今世界,中國只有靠提高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來參與全球化,包括在全球范圍內配置技術、勞動和資本等,但最核心的還是要提高在全球配置人才資源的能力。中美貿易戰背后最激烈的實際上是人才戰。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思想,必須更加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加注重人才與產業的需求對接、精準引才,更加注重人才發揮作用的環境營造,更加注重青年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的發現、培養和使用。
第二、要充分發揮人才在創新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中國未來發展的關鍵是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是靠人才。總書記在2014年就提出在創新發展中要重點關注培養四個方面的人才:科學家、科技人員、企業家,還有高技能人才。中國在未來創新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要贏得優勢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企業家對創新的推動作用是不是得到充分發揮,能不能造就一大批戰略企業家,特別是像華為的任正非和海爾的張瑞敏那樣的創新型企業家。要充分發揮戰略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尤其要促使一大批青年人才脫穎而出。近幾年中國創新在世界上進入快速發展、迅速崛起的狀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青年人才在重大科技項目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更好地發揮高技能人才在“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的支撐作用。還要著眼于建設文化強國、教育強國,加大文化、教育人才培養力度,教育是民族復興的基礎性工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說到底是文化復興。
第三、要構建人才引領發展的制度體系,解決好我們的“短板”問題。人才資源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優勢。這個優勢不僅是規模大,全球第一,而且體現在素質高:聰明、勤奮、吃苦耐勞。我們前40年改革開放創造的奇跡主要依靠的是中國人民的勤奮和吃苦耐勞。今后30年實現創新發展、民族復興,要靠制度創新把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這一巨大優勢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總書記在去年的組織工作會議上專門強調,我們有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優勢,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建立優于發達國家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最近十幾年人才工作發展這么快,取得了顯著成效,最根本的原因是建立了黨管人才的領導體制。要加快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發揮好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打通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人才股權期權激勵,構建高效的引才用才機制。要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生態環境,通過構建創新生態體系集聚創新人才,走出一條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要依靠市場力量構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制度優勢,加快培育發展現代人力資本產業,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向現代人力資本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人才資本產業創新和服務新動能。只要通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文化創新,讓13億人的聰明才智充分釋放出來,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實現中華民偉大族復興就指日可待。

微信公眾號